【前沿技术】巧换血透患者“生命线”——我院成功开展首例DSA引导下长期血透导管更换术

2022-02-28 17:17:23

导语: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充足的血流是血透治疗顺利、有效进行的根本保障。对尿毒症患者来说,经常需要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来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如果血管通路出现问题,则无法完成规律透析,面临着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死亡……

图片
图片

近日,在我院肾内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院内首例DSA下行长期血透导管更换术,为一位90岁高龄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解决了血管通路问题,实现了我县在该技术领域新的突破。

案例回顾

今年90岁的邱奶奶(化名)是一名高龄尿毒症患者,邱奶奶在我院透析中心规律血液透析治疗1年余,其安置的颈内静脉cuff导管成为维持邱奶奶透析的“生命通路”。但近日,透析时发现导管流量欠佳,经常不到2小时就无法继续透析导致提前下机,为解决患者透析通路问题,保证患者正常、有效的透析,医院安排邱奶奶入院进行相关检查及处理。

进一步检查发现,更换导管困难重重——邱奶奶管周纤维鞘形成多,血管狭窄,并且为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多、心功能差,不仅拔管存在纤维鞘引起导管嵌顿、拔管受阻的困难,在使用球囊扩张时,也可能引起大血管破裂出血的危险。同时邱奶奶还患有一定的老年痴呆,无法完全配合治疗。

面对如此复杂且高风险的病情,在短时间建立患者“生命通路”显得十分紧迫。为充分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我院肾内科主任肖三法立刻组织全科医生进行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决定在DSA引导下为患者实施长期血透导管更换术。


科普小课堂:DSA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把血管造影片上的骨与软组织的影像消除,仅在影像片上突出血管的一种摄影技术。在DSA可视化精准操作,可以直接到达血管狭窄点,可视化下的球囊扩张,也可以大大降低血管破裂的风险。不仅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降低了手术风险,必要时再予以球囊扩张。一个手术,解决了患者多个问题。

微信图片_20220228094557.jpg

640.jpg

223日下午,在做足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我院肾病科医疗团队为邱奶奶顺利完成手术,成功在DSA引导下为患者置换了新导管,打通了患者狭窄的“生命通道”

图片

专家

解读

图片

我院肾内科主任肖三法介绍道:“因长期血透导管并发症多,一般年纪大、心功能差、基础疾病多,无法行动静脉造瘘或腹膜透析的患者我们才考虑行长期血透导管置入术。该类患者需行长期导管更换术,如不在DSA下操作,风险极大,极易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猝死。现如今,我院DSA相关技术已相当成熟,将来可为更多的尿毒症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手术置管方式。”

供稿:谭粤平、程彦

编辑:程彦

审核:肖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