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疗服务标兵——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胡月鹏

2020-04-01 19:44:19

在于都县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他自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在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等抢救生命的一线科室,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对病人负责,对工作热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白衣天使职责。他就是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胡月鹏。

走出大山学本领,回到家乡守初心

胡月鹏的家乡在红军长征出发集结地——于都,出生在于都贡江河畔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打记事起,家里长辈就给他讲述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红军故事,这些故事中蕴含的长征精神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心中。

山里的孩子懂事得早,他不仅在学习上刻苦用功,在放学之余总是跟着父母下地干农活。懂得了生活的不易,他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发奋读书,学得真本领改变乡村的面貌。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时,他顺利考入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在大学里他更加发奋刻苦,掌握了扎实的临床基础知识与技能。

带着理想出去,带着感恩回来。2009年大学毕业后,胡月鹏和妻子分配到成都市一家三甲医院工作,平台高,前途美好,许多同行都认为这是优越的选择。可是,他经过反复的思考,觉得家乡还是比较落后,尤其是医疗水平,需要大量的医学人才来提高改变原来的面貌。两年后,2011年毅然选择了携爱人一起回到自己的家乡,到当时还是二甲医院的于都县人民医院工作。

上岗之初,他就选择了急诊科这个非常辛苦的科室锻炼自己。2013年于都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他又自告奋勇加入新科室。ICU成立初期,工作繁重、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各种高精尖设备设施多,对技能及知识面都要求很高。在这里,他积极参加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快成为科里的业务骨干、内审员,也是科主任的得力助理。

胡月鹏深知学无止境,没有过硬的医疗技术,就不能很好为患者服务。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他先后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进修学习,发表国家级论文1篇,省级论文4篇,市级科技课题1项,先后获得院“优秀医生”、“先进个人”、“服务标兵”、县级“技术革新能手”,赣南病例讨论大赛获得一等奖、中华医学会第四届重症镇痛镇静病例大赛优胜奖等荣誉。

为积极响应国家医疗服务基层下乡活动,2019年5月胡月鹏被选派到禾丰镇中心卫生院下乡临床服务半年,半年的时间里,通过教学查房、专题讲课、典型病例分析、临床技能培训,通过自己的点点滴滴工作,大大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让“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不再是口号,而是老百姓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健康福利。

他主动为科室主任分担工作,团结并带领科室年轻医生,不知疲倦地示范教学,不厌其烦解答各种疑难问题,在同事中树立了一个信任的榜样。

他常常在病床前盯着病人的病情,仔细琢磨每一个细节,一站就是数小时,有时甚至通宵不眠。对待患者,总是关切地询问其感受,并不断地安慰与鼓励,传递着医者的仁心、关爱,对待家属,一遍又一遍解答其迫切关心的问题,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医学上的治疗原理,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用行动诠释医者的初心与使命。

与死神赛跑,成功抢救一个又一个患者

众所周知,ICU收治的都是在死亡线上游走的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病人与生命失之交臂。记得有一次,凌晨1点钟,科里接诊了一个急性下壁心梗的男性患者,入院时心率很慢,血压也特别低,情况非常不乐观,当时值班医生是一个刚来科里不久的年轻医生,经验相对欠缺,患者血压和心率一直都上不来,于是打电话向胡月鹏求救。

患者的安危高于一切!接到值班医生电话的他,立刻从温暖的被窝起来赶往医院。胡月鹏清楚的记得,那晚雨下的特别大,平日都是骑电动车上班的他不得不开车前往医院。

滂沱大雨加上已是凌晨,路上几乎没有车辆,胡月鹏一刻未停的来到床旁,详细查体,制定治疗方案,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患者的病情终于得到控制,血压上来了,心率也有好转,顺利完成了冠脉搭桥手术。

不知不觉时针指向凌晨四点三十分,困顿不已的胡月鹏正准备回家休息一会儿,但是当他来到车旁,打开车门的那一刻傻眼了,因为考虑患者病情危急,当时走得太匆忙,副驾驶的车窗忘记关了,雨又大,整个车都被“泡”在水里。

这只是胡月鹏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生死一线间的故事,在ICU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30出头的他在重症医学科工作7年了,这些年,究竟从死亡线上挽救了多少条生命,他自己也记不清。

到最危险、最需要的前线去,最美逆行者彰显共产党人本色

2月11日,胡月鹏选择告别了怀有5个月身孕的妻子及年仅2岁的女儿,带着党和政府的嘱托,带着百万于都人民的深情厚谊,奔赴援鄂抗疫最前线,连夜赶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第一人民医院。

该院收治确诊患者300余人,院内的医务人员连续一个月的轮转,身体严重透支,其中有两名医务人员,因为劳累已经病倒在岗位上。胡月鹏为医疗队前期工作积极出谋划策,比如建议在酒店大厅设立衣帽间、在医院病区设立单独的缓冲间等建议均被采纳。这些建议最终一一落实,为医疗队的防护安全工作筑起牢固的长城。

记得医疗队进入隔离病房的第一天,为了节约物资以及减少职业暴露,决定减少人次频次进入隔离病房,正当前线临时党支部为安排第一批进去的人而发愁时,“我去!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等我出来,我把经验传授大家。”胡月鹏心里十分清楚新冠肺炎R0值为2.5意味着什么样的风险,更明白谁上场都可能挂彩!但他认为,他是ICU医生,经验丰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让自己冲到最危险的地方去。他进去以后把分管病区两层楼的每个房间的床位画了一个平面图,解决了后面的队友因穿着笨重的防护服不方便抬头找床号的困境。

为了帮助病友缓解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恐惧心理,胡月鹏还建立了医患微信群。每一天都有治愈出院患者,同样微信群里每一天都有表扬信,“江西医疗队太棒了”“江西老表太有爱心了”等赞美之词在微信群里络绎不绝。胡月鹏同志感触地说:“在这里,能感受到完美和谐的医患关系,希望这种医患关系能够一直延续”。

这么多年来,胡月鹏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把生命之光一次次点燃,他将自己的精力、心血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医学事业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体现了始终不渝的执着追求和选择医学事业的初心。他就是和平时代的逆行英雄,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忠实传承者!